这个词最早是用在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上。不同于更早的集成电路,这样的存储器出厂时是一枚空白的芯片,可以通过特殊设备写入内容。怎么写?高电压。比方说芯片正常的读取电压是3.3V,那么写入就需要16V的电压,这会永久性地改变写入位置的物理组成。写入之后再对特定针脚施加16V,烧断高压电路,这样这枚OTPNVM就无法再次写入了。
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微观地烧掉了一些芯片内部的东西。
之后这个词又很正确地用在了可写光盘上。同样的,写入可写光盘原理也根本就是用大功率(远高于普通读取)的激光使可写光盘表面的特定位置的染料变性,使反光度发生变化,于是信息就记录上去了。这也是微观上烧掉了一些东西。
所以烧这个词就普遍地用于了光盘写入和ROM写入。
不过之后随着技术发展,很多非一次性的ROM出现了。写入的原理也不再是永久性的改变。但是因为依旧是写入ROM,所以烧这个词还是沿用了,不过仅仅限于用在写入单独一块不经常复写的芯片上。你看大家就不说烧一个U盘或者烧SSD。
不过光盘至今为止依旧是用烧的。只是对于可重复写入的光盘来说烧不再是完全不可恢复的了
畅言一下